工具行業(yè)出口不理想機床企業(yè)待扭轉貿易逆差
據海關統(tǒng)計數據,我國今年1-5月金屬加工機床進口26.9億美元,同比增長25.4%;出口2.7億美元,同比增長為53.1%。進出口逆差達到24.2億美元,和2004年同期的進出口逆差相比,今年頭5個月的貿易逆差增加了4億多美元。
機床進出口逆差增大的原因
我國今年1-5月金屬加工機床進口同比增長25.4%,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,原機械工業(yè)聯(lián)合會進口辦主任鄭國偉分析說,機床進口額度大、增長快,主要是與國內旺盛的需求有關。我國經濟持續(xù)快速發(fā)展,國內需求強勁,需要進口較多的高新技術設備和質量好、可靠性高的設備和零部件。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2005年1-5月,全國汽車產銷共完成231.45萬輛和227.10萬輛,同比增長2.58%和4.57%。作為機床的最大用戶,汽車行業(yè)直接影響著機床的產銷量。今年頭5個月以來的汽車旺銷情況,促進了機床的進口。
1-5月金屬加工機床出口的增幅超過了進口增幅,為53.1%,高出進口增幅20多個百分點。這主要與我國加入WTO后得到最惠國待遇有關,同時我國出口的機床價格優(yōu)惠,特別是在普通車床、經濟型數控機床等產品種類上具有價格優(yōu)勢,因此出口增長快于進口。
至于進出口逆差進一步加大,而且進口額度超過20億美元的情況,鄭國偉的觀點是,機床進口的增長趨勢將會在下半年降低,這主要與汽車的生產與消費情況有關。今年開年以來,汽車的產銷顯然有萎縮的趨勢,這將影響下半年的機床進口額度。雖然今年上半年機床進口的增長較快,但這主要是由于現在生產的產品基本是去年的訂貨。
這一點也得到了另一位專家的認同。他表示,今明兩年我國機床進口的額度和增長幅度會在高位運行,并在這兩年達到峰值,而以后機床的進出口總額不會有大的起伏,這是由我國宏觀經濟形勢、投資情況所決定的。這兩年國債投資減弱,國家宏觀調控已見成效,國民經濟持續(xù)穩(wěn)定發(fā)展。這對作為投資類產品的機床行業(yè)產生了作用。
工具行業(yè)出口不理想
2004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(yè)出口創(chuàng)匯前十名的江蘇飛達工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,去年出口創(chuàng)匯4500萬美元,記者采訪了該公司出口部經理溫濤。他告訴記者,今年1-5月份公司的出口額為2000萬美元,其中60%是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,主要銷往美國。雖然同比增長幅度達到10%以上,但較比往年要低。其主要原因是我國工具出口面臨國外的反傾銷政策。以飛達公司生產的高速鋼麻花鉆為例,公司該產品一年的銷售額在200萬~300萬美元,但今年由于中東地區(qū)一些國家實行反傾銷,本來該產品的國際售價一般在5~6美元/公斤,而由于反傾銷征收關稅達到12美元/公斤。由此導致該產品的出口直線下降,公司今年的新訂單幾乎為零。
其次是受到原材料漲價的影響。今年以來原材料漲價的幅度呈倍數增長。以公司所需要的鉬為例,以前的售價為11萬元/噸,而漲價后價格為40多萬元/噸,而且還需要現金支付。由于原材料在產品的成本中占到60%~70%的份額,鉬等原材料的漲價給公司帶來的影響很大,公司經營已連續(xù)3個月處于虧損狀況。公司只得與客戶商議,降低或是取消訂單。不過由于公司擁有一些國際性的大公司為客戶,并以歐美市場為公司的出口重點地區(qū),銷售一些高附加值的產品,公司總的業(yè)務還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。
機床企業(yè)將如何減少貿易逆差
國內機床企業(yè)將如何面對這種狀況,有關專家的建議是擴大出口,優(yōu)化出口產品結構,改善出口增長方式,增加數控機床的出口量。雖然目前出口的機床產品中,技術含量較高和附加值較高的產品不斷增長,但附加值較低的產品如普通機床,以及資源型產品如磨具磨料仍占很大的比重。
從近幾年我國機床出口統(tǒng)計數據來看,普通機床的出口量和出口平均單價呈逐年下降走勢,而數控機床的出口量和出口平均單價則逐年上升。由此可得出這樣的結論:目前國際機床市場的消費主流是數控機床,世界數控機床消費趨勢已從初期以數控電加工機床、數控車床、數控銑床為主轉向以加工中心、專用數控機床、成套設備為主。而這正是我國機床行業(yè)的弱項,急需加強。
重視運用我國與東盟貿易區(qū)的發(fā)展,利用東盟10國對進口我國產品實行低關稅的優(yōu)惠,擴大出口。我國與東盟從今年7月1日開始,將用5~10年的時間建立自由貿易區(qū),并正在同其他地區(qū)的一些國家談判簽訂自由貿易區(qū)協(xié)議,開展國際間的互惠貿易,發(fā)展與各國的貿易合作等,都需要進口一定數量的機械設備。我國的機床等都有一定的競爭力,通過與東盟的貿易,可優(yōu)化產品結構,改善貿易增長方式。
提高數控機床的可靠性、縮短交貨期、實現遠程服務是企業(yè)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,也是擴大出口的必要前提。交貨期已成為企業(yè)進入市場的門檻。
另外,研究用戶制造工藝,提高工程成套能力,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,為用戶提供良好的“終身服務”,是今后市場需求的主要趨勢。同時,大力研發(fā)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,以替代進口。
本文相關信息
- [新聞資訊] 工具行業(yè):加快產業(yè)升級迫在眉睫
- [新聞資訊] 工業(yè)品整體價格走低 鋁價料繼續(xù)下跌
- [新聞資訊] 工信部:前兩月多數行業(yè)呈現良好跡象
- [新聞資訊] 工信部:上半年工業(yè)經濟運行總體情況
- [新聞資訊] 工具行業(yè):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(yè)升級步伐
- [新聞資訊] 工商總局出臺政策支持擴大閩臺貿易
- [新聞資訊] 工商總局明確審查標準 國煙國酒禁入注冊商標
- [新聞資訊] 工具行業(yè)產業(yè)升級需多種形式深化對外開放與合作
- [新聞資訊] 工具行業(yè)的未來將是數控產品的天下
- [有關專業(yè)] 金煤化工首創(chuàng)技術通過中國科學院成果鑒定